摘要 標準普爾最新報告預計,2012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3%,高于中國政府7.5%的預期目標。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傲視群雄,盡管全球經濟增長...
標準普爾最新報告預計, 2012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3%,高于中國政府7.5%的預期目標。
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傲視群雄,盡管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面臨不利局面。中國地方政府對經濟增長的偏好以及決策者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的加大將成為經濟增長推動力。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在近期發布的題為《2012年中國經濟減緩步伐》的報告中如是表示。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陳錦榮表示:“我們相信地方和地區性政府已經使用不吸引公眾注意的方式推動地方經濟活動。這些活動可能包括加大引資力度和提高補貼來抵消2011年底實施的電價上漲的影響。”
該報告表示,2012年經濟政策放松可能將主要來自于政府預算層面,而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最有可能從中受益。政府今年將在國家預算中包括減稅和加大社會轉移的部分。預算轉移的增加應增加消費者的手頭現金,從而直接提振家庭消費。對SME提供幫助也將間接支持消費,因為這些中小企業的員工數量占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的一半多。標準普爾評級服務預計2012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3%,高于中國政府7.5%的預期目標。
不過,該報告表示,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及中東地區可能的負面局勢將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盡管歐洲央行對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但該地區的政府還需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恢復長期經濟和財政穩定性。如果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仍可能引發又一次的局勢升溫,導致投資者喪失信心。與此同時,如果國際形勢迅速惡化,石油供應中斷將推動油價回到歷史高位。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原油凈進口國而言,這將產生負面的經濟和財政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