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針對鋼鐵行業來說,僅僅通過行政手段來淘汰落后產能,已經形成了“越淘汰,產能越大”的惡性循環,唯有通過市場之手,倒逼鋼企自主淘汰落后產能,政府積極進行配合,才能讓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熱點導讀】
●國務院:“十二五”淘汰鐵鋼產能各4800萬噸
據中國政府網21日刊載的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要求各地認真貫徹執行,確保“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等節能減排目標。《規劃》還要求把能源消費總量、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能評和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對電力、鋼鐵、造紙、印染行業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對新建、擴建項目實施排污量等量或減量置換。為淘汰落后產能,《規劃》要求重點淘汰小火電2000萬千瓦、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4800萬噸、水泥產能3.7億噸、焦炭產能4200萬噸、造紙產能1500萬噸等。根據《規劃》,初步測算表明,“十二五”時期中國計劃實施的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需投資約23660億元,可形成節能能力3億噸標準煤,新增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減能力分別為420萬噸、277萬噸、40萬噸、358萬噸。
解讀:《規劃》提出了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然實現上述目標并非易事。2011年,我國的節能減排的指標一半未完成。今年上半年的減排完成情況依然不樂觀。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了有壓有保的四項任務,重點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的同時,優化產業結構、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積極推動提高能效。富寶資訊認為,針對鋼鐵行業來說,僅僅通過行政手段來淘汰落后產能,已經形成了“越淘汰,產能越大”的惡性循環,唯有通過市場之手,倒逼鋼企自主淘汰落后產能,政府積極進行配合,才能讓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武鋼再發中期票據60億 鋼企舉債普遍
盈利困難,花銷增多,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被迫靠借錢度日。昨日(8月21日),武鋼集團公告稱,將于24日在銀行間債市簿記建檔發行60億元人民幣中期票據,所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此前的兩個月,武鋼集團已接連發行了20億和30億的兩期票據。公告顯示,武鋼集團將于8月24日發行6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票據,期限為3年。今年5月,武鋼集團注冊了待償還余額不超過110億元的中期票據,根據原發行計劃,公司將于今年三季度發行20億元,2013年一季度發行40億元。“因本公司2012年度資金使用安排發生變化,發行計劃調整為2012年三季度發行2012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據60億元。”武鋼集團公告稱。據了解,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以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財務成本。“本期中期票據募集資金,將用于彌補公司青山本部經營過程中對營運資金的需求,主要用途為購買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募集說明書稱。
解讀:為渡難關,眾多龍頭鋼企此前就已紛紛發布融資公告。但引人深思的是,企業大肆舉債本意是緩解資金壓力,但在鋼鐵產能長期不降反增的背景下,部分借款成了維系產能過剩的“幫兇”。值得注意的是,鋼企大肆舉債背后,是國內鋼鐵產能的不降反增,即便經營慘淡,各大企業的實質性減產仍不明顯。自去年底以來,寶鋼、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首鋼集團等其他龍頭鋼企就已紛紛發布融資公告。富寶資訊認為,鋼企多數已經陷入了越借錢,越增產,越虧損的怪圈,若鋼企不從自身找原因,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個怪圈短期仍難走出。
【相關新聞】
●央行祭出天量逆回購 澆冷短期降準預期
面對月末資金趨緊,央行仍未選擇降準注入流動性,而是祭出了單日逆回購的歷史“天量”。21日,央行共開展了2200億元逆回購,其中,7天期逆回購1500億,14天期逆回購700億,創下了單日逆回購規模的歷史新高。由于昨日有500億逆回購到期對沖,故周二單日凈投放資金量高達1700億元,約為下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釋放資金量的4成左右。在降準預期屢次落空的背景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期內市場對于降準出臺的預期。
●7月全球粗鋼產量增長2.0%至1.3億噸
國際鋼鐵協會(world steel)2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7月份全球62個主要產鋼國和地區粗鋼產量為1.3億噸,同比增長2.0%。7月份中國大陸粗鋼產量為6170萬噸,同比增長4.2%。在亞洲的其他地區,日本7月粗鋼產量為930萬噸,同比增長1.2%。韓國粗鋼產量為590萬噸,增長4.4%。數據還顯示,7月62個主要產鋼國和地區鋼廠的產能利用率從6月的80.4%下降到78.7%,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