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產能過剩是鋼鐵行業的大環境,預計后期鋼鐵的產量及需求都將緩慢增長。供給方面,預計2013年、2014年鋼鐵產量分別為7.8億噸、8.1億噸;需求方面,預計2013年和2014年我國...
產能過剩是鋼鐵行業的大環境,預計后期鋼鐵的產量及需求都將緩慢增長。供給方面,預計2013年、2014年鋼鐵產量分別為7.8億噸、8.1億噸;需求方面,預計2013年和2014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將分別為6.93億噸和7.15億噸,同比增長3.2%.從供需形勢來看,呈現供需兩弱的態勢。
供應方面,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2月中旬,鋼協會員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9.21萬噸,旬環比下降0.18%;全國日均產量估計值為201.43萬噸,旬環比增長0.07%。盡管與2013年12月上旬相比略微增長,但總體較2013年11月份繼續下降。這說明資源供應壓力在環保力度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鋼廠自身減產等因素影響下開始緩解,但這并未有效阻止鋼價疲弱下行。
相反,由于目前進入深冬,天氣寒冷,市場需求進入最為蕭條的時期。下游用戶繼續謹慎采購,鋼貿商出貨壓力加大,鋼廠訂單完成狀況不好,庫存增加。另外,受資金和需求影響,貿易商不愿冬儲。社會庫存已連續3周出現回升。截至2014年1月3日,全國主要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總量約為1370.84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9.86萬噸。鋼廠庫存壓力也有上升的趨勢。截至2013年12月中旬末,重點鋼企鋼材庫存量為1382.22萬噸,旬環比增長4.62%,連續兩旬出現上升,為2013年3月中旬末和11月中旬末兩次高峰后的又一高點,說明鋼廠組織合同壓力已明顯加大。
2013年12月份的鋼鐵行業PMI小幅回落至47.7%,連續4個月處在榮枯線下,也說明鋼鐵需求不濟。從分項指標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出口訂單指數均出現回落,國內鋼市生產經營活動放緩。
當前鋼鐵行業屬于國家嚴控信貸投放的產能過剩行業之一,不僅鋼貿商貸款難,鋼鐵企業的貸款和融資也受到嚴格監控和審核。經銷商無錢進貨,中間交易十分清淡,在流通市場上采購的下游企業一般為中小型企業,資金狀況都不夠好,采購能力較差。據了解,一些大型的制造廠或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大批量在鋼廠訂貨,一些零星的采購主要是補缺,而市場上資源不平衡也很難滿足其需求。
長期來看,2014年的需求形勢也不樂觀。不少專家認為,2014年鋼材需求量下滑難以避免。預計鋼鐵下游九大行業鋼材需求量增速同比均將下滑,其中造船、汽車、鐵道三大行業的鋼材需求量還不到7000萬噸,預計同比下滑21.9%;而建筑行業和機械行業的鋼材需求量預測分別為3.9億噸和1.4億噸,處于前兩位。有業內人士預測,2014年粗鋼產量約為8.1億噸,實際消費量約為7.15億噸,增幅將同比下滑約50%,僅有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