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79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990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832萬千瓦...
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79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990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832萬千瓦,約占84%,分布式裝機158萬千瓦。1~9月全國累計光伏發電量306億千瓦時,棄光電量約30億千瓦時,棄光率10%。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造成棄光電的原因,主要是限電措施造成的,有不少光伏電站因為限電措施,電站并網消納率從過去的60%降到了30%,70%的電量都上不了網。棄光電的背后也反映了電站發展與電網送出通道之間的嚴重不匹配。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棄光主要發生在甘肅和新疆地區。其中,甘肅省棄光電量17.6億千瓦時,棄光率28%,新疆(含兵團)棄光電量10.4億千瓦時,棄光率20%。
對此,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西部地區電網輸出通道目前正在建設中,加上今年用電繼續下行,地方限電情況異常嚴重,這都加劇了棄光的情況。”
“西北地區裝機量雖然大幅增長,但是由于電網輸送能力不足,導致棄光電的情況發生。”趙玉文表示,“此外限電也是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結構沖突導致的,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犧牲傳統能源的利益來滿足新能源的消納,所以限電也成為棄光的主要原因。”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表示,棄光電主要是因為開發布局不合理、當地電力消納能力不足、電網建設延遲、外送輸電通道容量有限等,“目前我國存在電網建設與光伏電站項目的審批方式和建設周期不匹配的問題,造成光伏發電項目難以同步設計、施工和投運。此外,由于電源和電網規劃、建設不匹配以及市場消納空間有限等,導致甘肅河西走廊等部分地區從去年開始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棄光限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