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旨在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關鍵工藝技術與專用裝備,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指南提出,到2020...
1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旨在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關鍵工藝技術與專用裝備,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指南提出,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規?;?、集聚化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突破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技術裝備制約,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高品質特殊鋼、先進輕合金材料等領域實現70種以上重點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建成與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藝裝備保障體系。建成較為完善的新材料標準體系,形成多部門共同推進、國家與地方協調發展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具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企業。
指南提出三大發展方面,包括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指南還提出重點任務,包括突破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化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重點新材料初期市場培育;突破關鍵工藝與專用裝備制約;完善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實施“互聯網+”新材料行動;培育優勢企業與人才團隊;促進新材料產業特色集聚發展。指南對于石墨烯、納米材料、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等提出了任務要求。
【四大前沿新材料】
>> 石墨烯
指南內容:突破石墨烯材料規?;苽浜臀⒓{結構測量表征等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備設備及石墨烯材料專用計量、檢測儀器,實現對石墨烯層數、尺寸等關鍵參數的有效控制。圍繞防腐涂料、復合材料、觸摸屏等應用領域,重點發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儲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膠、熱工產品以及特種功能產品,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傳感器、觸控器件、電子元器件等,構建若干石墨烯產業鏈,形成一批產業集聚區。
機構觀點:機構認為,石墨烯在電、熱、光、力等多維度具備其他材料均無法比擬的極高性能。隨著下游端各類應用的持續開發,石墨烯將成為最具爆發力的新材料之一。
>> 納米材料
指南內容:提升納米材料規模化制備水平,開發結構明確、形貌/尺寸/組成均一的納米材料,擴大粉體納米材料在涂料、建材等領域的應用,積極開展納米材料在光電子、新能源、生物醫用、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應用。
機構觀點:研究報告顯示,預測未來5年我國納米材料的市場規模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年均增幅在15%以上,到2017年納米材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元。
>>3D打印材料
指南內容:研究金屬球形粉末成形與制備技術,突破高轉速旋轉電極制粉、氣霧化制粉等裝備,開發空心粉率低、顆粒形狀規則、粒度均勻、雜質元素含量低的高品質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等金屬粉末。突破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體系中熱傳導、界面鏈纏及性能調控技術,開發增材制造專用光敏樹脂、工程塑料粉末與絲材。研究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硅、氮化鋁、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制備方法,提高材料收得率與性能一致性。建立生物增材制造材料體系,開發細胞/材料復合生物“墨水”。完善材料牌號,基本滿足國內增材制造產業應用需要。
機構觀點:根據預測,2016年全球總銷售額將增加至73億美元,2018年這個數字將是127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預計將達到212億美元。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
>> 超導材料
指南內容:加強超導材料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和產業化應用研究,積極開發新型低溫超導材料,釔鋇銅氧等高溫超導材料,強磁場用高性能超導線材、低成本高溫超導千米長線等,在電力輸送、醫療器械等領域實現應用。
機構觀點:數據顯示,全球超導技術市場已經規模達到18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增至5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將達12.8%。其中,商業、醫療保健和電力等工業領域的需求提升是促進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相關閱讀】
1月23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指南對于石墨烯、液態金屬、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等前沿材料提出了任務要求。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指南提出,實施“互聯網+”新材料行動。
據介紹,因為大批企業投身石墨烯產業化,今年石墨烯產值預計將達到30億元,遠遠超過去年的6億元。李義春透露,還有很多企業正在嘗試產業化,明年估計有五六個新領域產業化應用會突破。到2018年,石墨烯產值預計可達到100億元,整個行業將迎來應用爆發年。
2016年度科技獎勵大會今日在京召開,評選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
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審議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重要規劃,統籌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安排,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指導督促各地區、各部門扎實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