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小汽車,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比以前越來越好了,為了出行方便大家都會購買汽車,所以大家對于這方面的消息都特別的重視。畢竟現在大家有汽車的人還是很多的,今天誰買了一輛好車,誰又遇到了什么問題,大家都可以在一起交流一下,這樣也可以更好地避免和解決大家所遇到的問題。好了接下來就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吧:為何我國造不出“優秀”的汽車發動機?專家:這3個方面仍需努力
我國造不出“優秀”的汽車發動機
我們都知道,汽車發動機一直是我國汽車工業繞不開的話題,長期以來,國產自主車企由于無法獨立研制出具有“國產專利”的發動機而受制于人,所以國產自主汽車一直活在合資車的陰影當中。近幾年來,雖然我國車企接連突破了很多汽車內部核心技術,甚至小部分技術是領先世界水平,但唯獨發動機依舊是我們的痛點。為何我國造不出“優秀”的汽車發動機呢?無非就是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技術被國外封鎖、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等因素所致,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原因。
如果對比德、日、美等傳統汽車強國的話,有人調侃道,“國內的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張沙發”,這樣的話似乎有貶低國產車的意思,但這也是很多小型國產車企的造車理念,縱觀所有的國產自主車,專家分析稱,這3個方面仍需努力。
一、車企的格局太小
國內車企造車用“浮躁”二字就可概括,全民思維就是哪里賺錢快,就往哪里沖,基礎產業、基礎科研都棄之不用。如果我們要大力研發國產自主產業,必將投入大量的金錢,如此長期做下去,所承擔的壓力和風險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所以,目前國產自主車只是能夠滿足日常需求而已,整體性能差一些,價格相對也便宜,這方面仍需努力。
二、達不到精加工的標準
我們從德國車和日本車的造車工藝就可看出,絕對是精加工的完美作品,而我國自主車起步晚,與一些國外汽車品牌很難匹敵。這方面也需要努力。
三、最關鍵的材質問題
好的材質才能組成好的發動機,如今發動機理論已經透明化了,最關鍵的材料卻被封鎖。簡單舉個生活小例子,原裝的飛利浦產品十年不換零件沒問題,而國產同價位的產品卻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總之,我國在汽車發動機方面一直在探索研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發動機技術一定會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端。大家對于國內汽車發動機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