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發改委等9單位聯合下發《省發展改革委等九單位關于促進汽車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2019年貴陽市號牌發放量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3萬個以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越來越多地區對汽車限購政策的松綁,大家都在猜測,汽車限購全面取消正在臨近?
交通 旅游 汽車開動分割線
貴陽,增加3萬個以上!
貴陽在廣州、深圳之后,成為又一個增加汽車搖號數量的城市。但有所不同的是,貴陽在增加號牌發放量的基礎上,還提出根據具體情況實時取消小客車專段號牌搖號。
交通 旅游 汽車開動分割線
深圳、廣州:你加8萬,我加10萬!
今年6月份,深圳決定調整今明兩年小汽車調控增量指標配置額度。
具體為:
自2019年6月起,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8萬個的調控目標基礎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專家認為,這將較大提升深圳的汽車消費能力。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稱,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
業內預計將有更多限購地區會跟進出臺相應政策放松汽車限購。
汽車業的春天,還遠嗎?
2011年,北京開始汽車限購,隨后上海、天津、廣州等多個城市加入限購城市行列。
如今,深圳、廣州、貴陽紛紛增加購車指標數,讓消費者買車更多了一些可能。這會不會又是一輪新趨勢呢?
看市場動向,答案是“會”。
汽車是繼房地產之后,居民消費的第二大行業,從上游的汽車配件,到整車的研發、生產,再到后期的汽車服務,整個產業鏈規模巨大,目前的總產值超過1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0%。A股中的汽車相關企業,就有近兩百家,所以汽車消費,對于促進內需,對于整個經濟事關重要。
去年以來,汽車銷量持續下滑,今年3月同比下滑5%,4月同比下滑18%。
從數據看,8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9.1萬輛和195.8萬輛,同比下降0.5%和6.9%。專家指出,銷量不足200萬輛,這屬于汽車行業歷年來的低谷期。
很多投資者擔憂,整個行業的拐點到了,是不是不該投資汽車行業了,這樣判斷可能為時尚早。
從國際通用的指標,千人汽車保有量來看,美國為797輛,德國572輛,日本為591輛,韓國為400輛,而我國目前為140輛左右,所以從這個數據來看,我國的汽車行業還有很大的潛力。
一系列限購放寬的政策,有利于釋放受抑制的潛在需求,帶動行業去庫存,行業能否復蘇,我們拭目以待。
看國家政策,答案是“會”。
國家相關部門不斷放大招——
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其中,汽車領域利好最多。
《通知》指出:
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
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
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
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
《意見》中提到:
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逐步放寬或取消對汽車購置的限制。
有條件的地區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大力支持。今后,在汽車消費方面的潛力,有望被激發。
其實,中央和各部門的要求已經非常明確,對汽車限購松綁的信號陸續釋放。各地消費者自然也就多了幾分期待,而面對城市交通擁堵等難題,如何從中平衡,也在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