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購置稅優惠完全退出、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部分省市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負面因素擾動,2019年上半年我國產銷降幅進一步擴大。數據系那是,2019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量為1213.2 萬輛,同比下降 13.70%;銷量為1232.3 萬輛,同比下降12.40%。
上半年汽車行業景氣度復蘇低于預期原因分析
國內宏觀經濟持續走弱,消費信心低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 年二季度我國GDP增速下滑至 6.2%,創近年新低。當宏觀經濟走弱時,消費者購買力也會隨之下降,具體表現為消費信心不足,汽車需求下降。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18 年至今,汽車消費指數始終運行在100 以下,反映汽車消費信心仍處于低迷狀態。
中美貿易摩擦反復且持續升級,進一步打擊投資與消費信心
2018 年 3 月至今,中美間的貿易博弈經歷了幾個回合的交鋒:美國先后在 2018 年 7 月 6 號、8 月23 號,以及 2019年 5 月 10 日分別對中國 340 億美元、160 億美元以及 2000 億美元商品加征10%~25%不等的關稅;中國也分別予以回擊,將美國 340 億美元、160 億美元以及 600 億美元商品納入加稅清單。在國內宏觀經濟走弱的背景下,外部國際環境愈發嚴峻,使得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變得更加悲觀,進一步阻礙了汽車等可選類消費的復蘇。
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退出造成的透支效應延續至今
2015 年 10 月開始的購置稅優惠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化:(1)2015 年 10 月 1 日到 2016 年 12 月31 日購置稅減按 5%征收;(2)2017 年 1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按 7.5%征收;(3)2018 年1 月 1 日起購置稅優惠取消,稅率恢復至 10%。購置稅優惠帶來的提前消費透支了部分未來消費需求,因此在 2018 年優惠政策完全取消后,銷量增速中樞顯著下移,透支效應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部分省市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加劇行業短期波動
為響應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多個省市在 2018 年下半年宣布提前執行乘用車國六排放標準(國六A 標準原定于 2021 年起執行,國六 B 標準原定于 2023 年起執行),由此導致國六執行時間大幅提前。2019 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國六排放標準,消費者觀望情緒較濃,整車廠商準備也嚴重不足,導致供需兩低。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細分產品來看,2019 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 997.8 萬輛和 1012.7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15.8%和 14%。其中SUV 上半年銷量 430.1 萬輛,同比下降 13.4%,增速進一步走低。
2019 年上半年,國內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 215.4 萬輛和 219.6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2.3%和 4.1%。其中卡產銷量仍保持較高水平,銷量完成為 65.26 萬輛,同比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