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傍晚,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00708.HK,下稱“恒大汽車”)舉行線上業績發布會,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車營收45.1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健康管理業務營收44.57億元,尚處布局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營收0.53億元。
發布會當天,恒大汽車股價大漲8.91%,報收28.1港元/股。截止8月27日收盤,恒大汽車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261.65%,市值達到2427.84億港元。
此外,恒大汽車方面透露,恒馳產品計劃明年上半年試生產,力爭明年下半年量產,這表明恒大汽車的自我造血計劃開始倒數。而在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能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進行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將使恒大汽車進一步提速,在汽車工業百年歷程中的轉折點上進入戰局。
全產業鏈布局:恒大的底氣
2019年是恒大自主造車元年。
從2019年至今,不過一年半時間,恒大卻完成了銷售、電池、整車制造、電機、超跑研發、工廠用地于一體的汽車體系布局,可謂汽車工業史上的奇跡。
2019年11月12日,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在廣州召開。許家印在會上透露,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據統計,自2019年1月起,由恒大新能源汽車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已達到35家,投資總額超過290億元。
在昨天恒大汽車業績發布會上,恒大汽車首席財務官潘大榮表示,為推進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恒大集團2019年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億元,預計2020年下半年投入27億元,2021年投入90億元。到2022年之后,隨著汽車的量產與銷售,集團將不再對其進行投入。
從全資收購NEVS,到入主卡耐新能源,再到入股科尼賽克,全資持有荷蘭輪轂電機企業e-Traction,入股英國Protean輪轂電機公司,以及收購湖北泰特機電70%的股權,與國家電網成立國網恒大智慧能源服務公司...在這兩年大手筆的布局中,恒大汽車完成了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能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而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也將使恒大汽車具有一種天然的“上帝視角”,為其產品從研發、制造到銷售保駕護航。
全產業鏈的布局是恒大自主造車的前期準備,而這些準備將為恒馳系列產品的量產提供充足的底氣。
自我造血進入倒數,恒大汽車如何豪取市場
通過研究恒大汽車近兩年的投入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汽車業務的投入與布局幾乎全是依靠恒大集團的直接輸血。
而恒大汽車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則表示,到2022年之后,隨著汽車的量產與銷售,集團將不再對其進行投入。這說明恒大汽車自我造血計劃的成效將直接決定該業務板塊的生存狀況。
而和力爭在“3至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3-5年實現100萬輛年銷量”的目標向對應的是恒大汽車在產銷方面的布局。
恒大汽車上海、廣州智能制造基地已于8月7日對外亮相。生產基地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了超過2545臺智能機器人,首期規劃年產能均為20萬輛。全面達產后可做到每分鐘生產一輛車。現在已經全線進入設備調試安裝階段,9月具備試生產條件。
在銷售方面,恒大集團與廣匯集團在2018年9月21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斥資144.9億元人民幣,持有廣匯集團40.964%的股份,成為該集團第二大股東。
作為全球最大的乘用車經銷與服務集團、中國最大的豪華乘用車經銷與服務集團、中國最大的乘用車融資租賃(匯通信誠租賃有限公司)提供商及中國汽車經銷商中最大的二手車交易代理商,廣匯集團將助力恒大汽車的銷售鏈布局。
恒大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在發布會上透露,恒大汽車正在快速籌建恒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后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恒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恒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后服務中心,構建起龐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點。
該計劃的大膽遠超行業想象。要知道,截至2019年底,豪華車企三巨頭奔馳寶馬奧迪(BBA)在全國的經銷商網點共計1700個,卻貢獻了211.59萬輛的銷量。因此,銷售鏈的布局是以恒大汽車年銷百萬輛的目標相匹配的。
2020年8月3日,恒馳首期六款車全球發布,恒馳1、恒馳2、恒馳3、恒馳4、恒馳5、恒馳6正式亮相該等型號覆蓋了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實現產品線全覆蓋。此外,劉永灼還透露,目前,恒大汽車在歐洲還在同步開發14款車型。由此觀之,恒大汽車產品矩陣和規劃的完成度極高。
在布局日益完善,各類計劃相繼浮出水面之時,我們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到,恒大汽車的對手不是目前市面上任何一家車企,因為世界范圍內仍沒有一家車企能僅依靠新能源汽車達到年銷百萬輛的成績。
因此,與其說恒大汽車是與市面上的某家車企競爭,不如說恒大汽車是在新能源汽車逐步得到市場認可的當下,向汽車行業電動化的未來發起挑戰。
進一步提升整體實力,豪橫不僅止步于此
按照規劃,恒大汽車將進一步擴充研發團隊規模,專注于動力電池新一代技術研發,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與此同時,集團已在江蘇、遼寧布局多個生產基地,按照工業4.0標準,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行業標桿工廠,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此外,恒大汽車將圍繞新能源產業加速全球布局,并繼續努力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30GWh的超級工廠,打造涵蓋電池材料、動力鋰電池、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儲能電池、無線充電、電池梯次回收利用等業務板塊的完整產業生態鏈。
而恒大集團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國網恒大”,聚焦社區停車庫車位的智慧充電服務。將使其向永續性社會服務型企業轉型,提升其盈利能力。目前恒大全國1000多個社區中已有700多個社區運營智慧充電業務,覆蓋了200多萬業主。通過國網恒大智慧充電系統,業主將享受報裝快捷、使用便利、費用低的充電服務。
車與房是城市居民生活繞不開的兩大話題,從地產商向汽車制造服務商的轉變看似跨界,實則有其內在邏輯。依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打通,恒大汽車能更高效地完成客戶群體的轉化與接收,為其銷量助力。
從恒大汽車的半年業績來看,汽車業務尚且處于“幼年期”,但其在行業內的布局卻已然成熟。按照規劃,恒馳系列產品的試生產與生產已箭在弦上。恒大汽車能否在汽車市場是一展其豪橫姿態,只需等待時間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