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苗已經上市,并且接種正在有序推進,局部疫情爆發給經濟總體帶來的沖擊將逐漸減弱。1月18日,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顏色表示,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逐漸修復,貨幣政策已回歸常態化,并已基本實現了2020年全年目標。
“我國河北與東北地區的疫情或將給經濟增長帶來一定不確定性,隨著中高風險地區增多,防控措施升級,多地倡導居民就地過年,可能將給春節期間的消費帶來一定影響。”顏色分析。
從我國外部經濟環境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是影響全球經濟的核心變量。目前,全球經濟已渡過了新冠疫情沖擊帶來的至暗時刻,2020年12月摩根大通全球綜合、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均在榮枯線之上,歐元區和美國的PMI指標呈現邊際好轉趨勢,美國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作為領先指標已升至67.90的新高。
顏色認為,雖然我國經濟繼續維持穩健復蘇趨勢,但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進一步回升至6.5%,環比增速2.6%,仍高于往年正常值,表明經濟修復動力尚未結束。盡管如此,我國工業增加值進一步回升,高技術制造業生產表現亮眼。自2020年3月以來,中國制造業PMI指數一直位于榮枯線以上,生產熱情高漲、新訂單增加。海外疫情嚴峻影響生產,從而為我國制造業外需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底制造業投資加速回升。
2020年12月份,我國制造業投資單月增速為10.2%,較11月12.5%有所下降,但仍處于高位。根據判斷,2021年我國制造業投資有進一步增長空間,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將會持續表現良好。一方面,2021年上半年受海外強需求影響,我國制造業投資將保持正常補庫存狀態,從而維持較高的增速。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議中提出,國有企業要在“十四五”時期實現制度創新突破、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關鍵任務。
“國有企業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將助力制造業投資的增速,預計2021年上半年,我國制造業投資將繼續維持兩位數的增速,全年增速有望達到8%以上。”顏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