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下鄉、購置補貼、以舊換新等利好政策刺激下,加之續航充電等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車消費屢創新高。但近來多部門出臺的一項政策,或將給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踩下“點剎”--
近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終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這一政策對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帶來哪些影響?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所長許英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從短期看,補貼標準退坡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并將對新能源汽車廠商盈利空間帶來一定的壓力。
“如果不提高銷售價格,將會壓縮盈利空間;如果提高銷售價格,疊加電池漲價、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將會帶來銷量的變化。”許英明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趨市場化,更加激烈,也將進一步考驗企業的應對能力。
從長期來看,許英明表示,這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補貼標準退坡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推動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未來,只有產品質量好、成本控制能力強、消費者認可度高的品牌和企業才更具競爭力。”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一直得到政策補貼,一定會進入補貼退坡直至退出的階段,這次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市場來說也在意料之中。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一部分消費者極具吸引力,在補貼政策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價格相對來說比燃油汽車低。而隨著補貼政策的持續退坡,這部分消費者將在兩者之間更多地作出對比。”江瀚說,此外,補貼政策退坡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壓力頗大。一方面,近年來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利潤多依靠補貼來實現,隨著補貼退坡,其利潤水平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失去了價格優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將遠低于燃油汽車。隨著補貼退坡,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競爭力水平將大幅度下降。
“新能源汽車企業一定要想方設法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做到即使沒有補貼也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江瀚如是說。
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許英明認為,補貼標準退坡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趨勢。“短期內僅對增速有所影響,加之前期供給不足抑制的消費需求,預計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還會繼續加深,新能源汽車國內消費仍將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