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了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價格。
數據顯示:
單晶復投料主流成交價在28.8-30.5萬元/噸,平均29.4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1.13%。
單晶致密料主流成交價在28.6-30.3萬元/噸,平均29.28萬元/噸,周環比漲幅1.10%。
單晶菜花料主流成交價在28.3-30.1萬元/噸,平均29.01萬元/噸,周環比漲幅1.04%。
繼開年16連漲+2周持平后,多晶硅價格再次7連漲。與上一周報價相比,各類硅料漲幅有所收窄,但仍處于上漲狀態。最低價并未變動,但最高價再次上漲0.5萬元/噸,各類硅料最高成交價均突破30萬元/噸,其中復投料最高價30.5萬元/噸,再創新高。
相關專家表示,整個7月,在多晶硅供應量環比大幅下降、供不應求形勢加劇的前提下,硅料企業庫存仍為負數,催單交貨現象頻發。部分硅料企業之前的訂單尚未執行完畢,就被要求簽下新訂單鎖量,供求關系非常緊張。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簽下長單(詳見上市公司公告),留給散單交易的硅料更少,報價仍有上漲可能。
硅業分會介紹,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中,除去新疆一家企業停產檢修未恢復以外,另有4家企業逐步進入檢修狀態。根據各企業最新排產計劃,預計7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5.8萬噸,環比凈減3200噸左右。據了解,7月份國內6.5萬噸左右硅料供應(包括進口),只能夠滿足24.5GW左右硅片產出,與目前硅片已具備投產條件產能所對應的硅料需求相比,存在較大缺口。
索比光伏網注意到,7月份組件招標數量、規模均大幅減少,某個原本定于7月中旬開標的項目也已延期至8月,很大程度上與近期價格偏高有關。對此,有組件企業透露,之前中標并簽約的低價單,很可能無法按時、足量供貨,需要與投資企業重新約定價格、交貨時間。另有地方國企向索比光伏網透露,“躺平”的不只有組件企業,面對當前越來越高的產品價格,他們也只能暫緩新項目開工,等待價格回落。
筆者與多家組件企業溝通后了解到,目前他們已不再向國內地面電站項目提供報價,分布式組件價格則超過2元/W,僅少量工商業自發自用項目、戶用租賃項目可以推進。相比之下,他們更關注海外客戶的需求。“至少目前,海外客戶依然可以接受組件繼續漲價,這是支撐上游價格不斷上漲的重要原因,不斷試探下游底線。”
8月形勢如何?僅從硅料供應看,緊缺形勢可有所緩解。硅業分會透露,8月有檢修計劃的多晶硅企業數量仍為5家,但擴產產能釋放增量大于檢修影響量,國內產量環比將有所增加。但有專家指出,在歐洲停止囤貨之前,國內產業鏈價格將保持高位,全年地面電站裝機規模很可能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