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獲悉,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中國生產鋼鐵歷史最長的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的重組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通過,新公司將在本月正式掛牌運營。而早在一個月前,本鋼就收到了遼寧省國資...
近日獲悉,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中國生產鋼鐵歷史最長的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的重組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通過,新公司將在本月正式掛牌運營。而早在一個月前,本鋼就收到了遼寧省國資委下發的鞍本合并的相關通知。
鞍鋼集團總經理劉(王)介表示:鞍鋼本鋼一旦重組成功,5年內必將躋身世界最大最強鋼鐵企業行列。
業內人士認為,這兩家鋼鐵企業的聯合,將占據鋼鐵大省遼寧鋼產量三分之二以上,一舉成為年產鋼3000萬噸級的中國鋼鐵航母,并有可能成為全球排名第三或第四位的鋼鐵企業。
實現資源最佳配置
“鋼鐵企業的購并結盟已是大勢所趨,而鞍本聯合正是順應了這一世界潮流。”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柳克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業購并聯盟就是為了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實現產品之間的互補,以達到拓展市場廣度的目的。柳克勛指出:單純從業務領域操作,鞍鋼與本鋼重組的確可以實現“1+1>2”的效果。
一個最簡單的數理邏輯:產量越大,制造成本越低。鞍本的合并將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國際鋼鐵巨頭們的購并思路。鞍鋼的鋼材去年有300多萬噸出口,全國第一,在全球鋼材市場上也是名牌,合并之后可以把本鋼的產品也推向國際。
本鋼國際貿易公司劉德明處長向記者表示,鞍鋼本鋼合并不是單純地制造規模效益,而是集中兩大鋼鐵集團的優勢,統一規劃發展戰略,統一采購原材料和產品出口,穩定并調節鋼鐵價格,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實現強強聯合。
據介紹,鞍山、本溪之間的直線距離僅100公里,鞍山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約占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鞍鋼、本鋼的產品和產業鏈又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一家證券公司的資深分析師認為:“兩大公司重組后,將給鞍鋼集團旗下的鞍鋼新軋(000898)、本鋼集團旗下的本鋼板材(000761)兩家上市公司帶來實質性好處。聯合后鞍本集團如整體上市,鞍鋼新軋和本鋼板材的經營業績可提高近60%?!?
化競爭為共贏
雖然鞍本重組是眾望所歸,但是業內對此也有不同的聲音。其中有人就提出疑問:鞍鋼、本鋼都搞板材,產品結構雷同,這樣的合并有必要嗎?
對此,本鋼黨委辦公室主任劉大宏認為,鞍本合并后不但在產品結構上互不沖突,而且可以問鼎板材市場龍頭老大的寶座,甚至避免了價格競爭,對兩大集團公司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他說,鞍鋼有600萬噸板材,本鋼有400萬噸,兩家企業在穩定市場價格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時,如果不聯合就會出現互相殺價、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樣的事情是有前車之鑒的。另外,現在鞍鋼和本鋼的鐵礦石每年有30%以上需要進口,合并以后兩家企業可以集中采購,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市場。
據介紹,早在1997年,當時鋼材價格已經跌破成本,而本鋼為了搶到合同準備將在天津、大連的熱軋卷再降40元,本鋼降鞍鋼也必須降。為了避免這樣的惡性競爭,鞍鋼主動與本鋼聯絡,達成不降價的協議,中國鋼材區域價格協調由此開始。
三方共擔改革成本
據鞍鋼內部人士透露,對于員工的精簡問題,鞍鋼基本上已經自行解決消化,富余人員已經安置得差不多了。本鋼的困難大一點,因為本鋼的財力不強,贏利水平也沒有鞍鋼高。
記者經多方打聽了解到,對于合并后大集體工人安置和精簡問題,中央已經給出解決政策,具體的方案就是稅前鞍鋼拿出7億~8億元、本鋼拿出4億~5億元,用來支付改革成本,這部分資金基本上由中央政府、遼寧省和企業三方負擔。
“中央財政將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財政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持鞍本重組?!睋⑷耸客嘎叮瑸榉龀謻|北振興,中央政府投入610億元扶持100個項目,鞍本重組即是其中的三大重點項目之一。
掛牌后先設立董事會
“合并的主要障礙是各方利益的分配和協調,特大企業的重組需要經歷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绷藙赘嬖V記者,從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冶金組上報遼寧省政府的鞍本重組方案可以看出,鞍本重組將步寶鋼的后塵,走先掛牌,后操作的路徑。這條路是非常現實并且操作性最強的。
記者從本鋼了解到,鞍本合并的實施計劃是掛牌后先設立董事會,然后再慢慢落實。其中“八統一”將作為掛牌后的行動指南。“八統一”主要包括規劃統一、人事統一、銷售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等。
據介紹,寶鋼從掛牌到最后完成重組用了兩年時間。以寶鋼為參照,與鞍本重組相關的歷史遺留問題想必也不會在短期內完全解決。
解決了程序問題,并不意味著掃除了所有障礙。稅收的分配問題依然是一個核心問題。鞍鋼屬于中央直屬企業,而本鋼屬于地方支柱企業,稅收分配的問題關乎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記者了解到,在沒有明確財稅分配時,本溪方面對重組表現并不積極。因為近年來本溪的煤炭資源基本枯竭,財政和人員就業壓力都很大,地方政府擔心整合后的財稅分配格局將發生變化。本溪市政府寄希望于國家在財稅方面的政策支持。
據參與起草鞍本重組方案的有關專家透露,在主要的稅金之中,國稅(即增值稅)與原來相比沒有區別,鞍鋼繳納的增值稅四分之一歸地方,四分之三依然歸中央。本鋼的國稅依然上繳遼寧省。主要的差別在于所得稅,原來鞍鋼的所得稅交中央財政,本鋼的交本溪市,合并后執行所得稅屬地化管理,鞍鋼的所得稅交鞍山,本鋼的所得稅依然交本溪。
據悉,這種模式早有先例,包括寶鋼重組上海鋼廠,當年上海市政府將上鋼和梅山鋼鐵公司的國有資產全數無償劃撥中央,由國務院委托寶鋼集團經營。為解除寶鋼接收上鋼的后顧之憂,上海還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將過去上鋼上繳所得稅返還的政策繼續延續,用于減員安置。
事實上,武鋼兼并鄂城鋼鐵、首鋼重組貴州水鋼,稅收分配政策均沒有大的變化,該交貴州的還是交貴州,對于雙方來說是雙贏。
截至發稿時記者獲悉,重組后的鞍本公司的掛牌名稱依然是鞍鋼集團公司,遼寧省政府已向國務院建議直接任命鞍鋼集團總經理劉?作為掛牌后的鞍鋼集團的董事長,由他全權負責重組鞍本的一切具體工作,并限期完成。
鞍鋼集團總經理劉(王)介表示:鞍鋼本鋼一旦重組成功,5年內必將躋身世界最大最強鋼鐵企業行列。
業內人士認為,這兩家鋼鐵企業的聯合,將占據鋼鐵大省遼寧鋼產量三分之二以上,一舉成為年產鋼3000萬噸級的中國鋼鐵航母,并有可能成為全球排名第三或第四位的鋼鐵企業。
實現資源最佳配置
“鋼鐵企業的購并結盟已是大勢所趨,而鞍本聯合正是順應了這一世界潮流。”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柳克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業購并聯盟就是為了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實現產品之間的互補,以達到拓展市場廣度的目的。柳克勛指出:單純從業務領域操作,鞍鋼與本鋼重組的確可以實現“1+1>2”的效果。
一個最簡單的數理邏輯:產量越大,制造成本越低。鞍本的合并將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國際鋼鐵巨頭們的購并思路。鞍鋼的鋼材去年有300多萬噸出口,全國第一,在全球鋼材市場上也是名牌,合并之后可以把本鋼的產品也推向國際。
本鋼國際貿易公司劉德明處長向記者表示,鞍鋼本鋼合并不是單純地制造規模效益,而是集中兩大鋼鐵集團的優勢,統一規劃發展戰略,統一采購原材料和產品出口,穩定并調節鋼鐵價格,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實現強強聯合。
據介紹,鞍山、本溪之間的直線距離僅100公里,鞍山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約占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鞍鋼、本鋼的產品和產業鏈又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一家證券公司的資深分析師認為:“兩大公司重組后,將給鞍鋼集團旗下的鞍鋼新軋(000898)、本鋼集團旗下的本鋼板材(000761)兩家上市公司帶來實質性好處。聯合后鞍本集團如整體上市,鞍鋼新軋和本鋼板材的經營業績可提高近60%?!?
化競爭為共贏
雖然鞍本重組是眾望所歸,但是業內對此也有不同的聲音。其中有人就提出疑問:鞍鋼、本鋼都搞板材,產品結構雷同,這樣的合并有必要嗎?
對此,本鋼黨委辦公室主任劉大宏認為,鞍本合并后不但在產品結構上互不沖突,而且可以問鼎板材市場龍頭老大的寶座,甚至避免了價格競爭,對兩大集團公司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他說,鞍鋼有600萬噸板材,本鋼有400萬噸,兩家企業在穩定市場價格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時,如果不聯合就會出現互相殺價、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樣的事情是有前車之鑒的。另外,現在鞍鋼和本鋼的鐵礦石每年有30%以上需要進口,合并以后兩家企業可以集中采購,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市場。
據介紹,早在1997年,當時鋼材價格已經跌破成本,而本鋼為了搶到合同準備將在天津、大連的熱軋卷再降40元,本鋼降鞍鋼也必須降。為了避免這樣的惡性競爭,鞍鋼主動與本鋼聯絡,達成不降價的協議,中國鋼材區域價格協調由此開始。
三方共擔改革成本
據鞍鋼內部人士透露,對于員工的精簡問題,鞍鋼基本上已經自行解決消化,富余人員已經安置得差不多了。本鋼的困難大一點,因為本鋼的財力不強,贏利水平也沒有鞍鋼高。
記者經多方打聽了解到,對于合并后大集體工人安置和精簡問題,中央已經給出解決政策,具體的方案就是稅前鞍鋼拿出7億~8億元、本鋼拿出4億~5億元,用來支付改革成本,這部分資金基本上由中央政府、遼寧省和企業三方負擔。
“中央財政將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財政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持鞍本重組?!睋⑷耸客嘎叮瑸榉龀謻|北振興,中央政府投入610億元扶持100個項目,鞍本重組即是其中的三大重點項目之一。
掛牌后先設立董事會
“合并的主要障礙是各方利益的分配和協調,特大企業的重組需要經歷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绷藙赘嬖V記者,從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冶金組上報遼寧省政府的鞍本重組方案可以看出,鞍本重組將步寶鋼的后塵,走先掛牌,后操作的路徑。這條路是非常現實并且操作性最強的。
記者從本鋼了解到,鞍本合并的實施計劃是掛牌后先設立董事會,然后再慢慢落實。其中“八統一”將作為掛牌后的行動指南。“八統一”主要包括規劃統一、人事統一、銷售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等。
據介紹,寶鋼從掛牌到最后完成重組用了兩年時間。以寶鋼為參照,與鞍本重組相關的歷史遺留問題想必也不會在短期內完全解決。
解決了程序問題,并不意味著掃除了所有障礙。稅收的分配問題依然是一個核心問題。鞍鋼屬于中央直屬企業,而本鋼屬于地方支柱企業,稅收分配的問題關乎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記者了解到,在沒有明確財稅分配時,本溪方面對重組表現并不積極。因為近年來本溪的煤炭資源基本枯竭,財政和人員就業壓力都很大,地方政府擔心整合后的財稅分配格局將發生變化。本溪市政府寄希望于國家在財稅方面的政策支持。
據參與起草鞍本重組方案的有關專家透露,在主要的稅金之中,國稅(即增值稅)與原來相比沒有區別,鞍鋼繳納的增值稅四分之一歸地方,四分之三依然歸中央。本鋼的國稅依然上繳遼寧省。主要的差別在于所得稅,原來鞍鋼的所得稅交中央財政,本鋼的交本溪市,合并后執行所得稅屬地化管理,鞍鋼的所得稅交鞍山,本鋼的所得稅依然交本溪。
據悉,這種模式早有先例,包括寶鋼重組上海鋼廠,當年上海市政府將上鋼和梅山鋼鐵公司的國有資產全數無償劃撥中央,由國務院委托寶鋼集團經營。為解除寶鋼接收上鋼的后顧之憂,上海還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將過去上鋼上繳所得稅返還的政策繼續延續,用于減員安置。
事實上,武鋼兼并鄂城鋼鐵、首鋼重組貴州水鋼,稅收分配政策均沒有大的變化,該交貴州的還是交貴州,對于雙方來說是雙贏。
截至發稿時記者獲悉,重組后的鞍本公司的掛牌名稱依然是鞍鋼集團公司,遼寧省政府已向國務院建議直接任命鞍鋼集團總經理劉?作為掛牌后的鞍鋼集團的董事長,由他全權負責重組鞍本的一切具體工作,并限期完成。